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4年面向全球诚聘全职博士后

时间:2024-06-22 阅读:41 苏州 高校

苏州更多教师招聘公告请点击>>> 苏州教师招聘网

公告详情

一、学院概况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拥有124年悠久历史,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是苏州大学建院较早、实力较强的工科学院之一,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团队与发展平台,近年来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47人,在岗正高职33人,副高职72人。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1.43%。拥有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江苏省创新团队、机械工业优秀创新团队。

学院建有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2011纳米协同创新中心—纳米机电制造工程中心、苏州市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及四个校级科研机构等科研平台,并与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合作成立了政产学研平台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同时不断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二十余个。

近年来学院围绕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形成了机器人、智能制造、微纳制造、激光特种制造及数控装备、生物制造、智能系统控制、高端医工装备等若干特色研究方向。其中纳米操作机器人与微纳封测设备、植入式人工心脏等研究方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与激光加工设备等成果实现产业化。近三年承担各级各类项目6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5亿元,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余项。

热忱邀请国(境)外英才加盟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校将提供高起点岗位发展机会、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各类生活保障。让我们相约机电、共创未来!

二、岗位待遇和支持措施

1.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绩效奖励,三年总薪酬最高可超120万!

2.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全部叠加发放!

3.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4.对于绩效评估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5.享受落户、医疗和子女入园入学等生活服务保障。

三、岗位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明确的科研方向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4.在站时间为三年,在站期间需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导师介绍及岗位需求

孙立宁,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微纳米操作机器人与装备、医疗与特种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与开发。

岗位需求(招收2人)

1.研究方向为微纳米机器人技术、医疗机器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相关;

2.发表过领域内较高水平科研论文者优先。

联系方式:lnsun@***

王传洋,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德国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Steinbeis-HochschuleBerlinSHB)客座教授。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人才。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

岗位需求(招收3人)

1.研究方向为激光增(减)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数控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激光绿色连接技术及高分子材料成型理论与装备设计等相关;

2.对接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

3.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撰写申报材料、中期检查和验收结题材料;

4.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5.协助合作导师完成科研项目并协助指导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等工作。

联系方式:cywang@***

余雷,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仲英青年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长期从事先进智能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研究工作。

岗位需求(招收1人)

1.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技术相关;

2.发表过高水平SCI论文者优先。

联系方式:yu_lei@***

钟博文,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科技厅“双创人才”,江苏省科协智库优秀青年人才,苏州市科技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压电驱动和控制、跨尺度精密定位技术和高通量自动化显微镜的研究工作。

岗位需求(招收2人)

1.研究方向为微机电系统相关;

2.申请人需具有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

3.申请人的进站研究计划需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长相关。

联系方式:zhbw@***

陈国栋,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机器人视觉、机器人工艺数字化方向的研究工作。

岗位需求(招收2人)

1.具有机器人相关专业背景,如机械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等;

2.对机器人新型机构设计、机器人工艺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有相关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发表经验;

3.熟悉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开发,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5.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和口语交流能力,能够顺利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6.有参与机器人相关课题研究或项目开发的经验者优先考虑。

联系方式:guodongxyz@***

王振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入选者,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研究及智能制造。

岗位需求(招收2人)

1.具有机器人相关专业背景,如机械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等;

2.对机器人新型机构设计、机器人工艺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有相关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发表经验;

3.熟悉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开发,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5.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和口语交流能力,能够顺利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6.有参与机器人相关课题研究或项目开发的经验者优先考虑。

联系方式:wangzhenhua@***

五、报名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个人简历。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512-69575804

邮箱:lizhiyao@***

30秒快速注册,查看更多教师招聘信息!

登录或注册账号后可以查看更多信息!

已有账号登录 30秒注册账号
提示

温馨提示:推送内容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若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苏州最新教师职位招聘信息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